10月5日(星期六),學校輔導室舉辦了一場以親子正向教養和生活教育為主題的活動,邀請心理師仁蕙如老師分享。這場講座吸引了9個家庭,共24位家長和孩子參加,活動旨在促進親子情感交流,提升家庭親職功能。
活動開始時,講師透過影片、圖片和簡報進行講解,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處理情緒,並達到心理上的平穩與安定。這樣的親子共學模式,能幫助孩子和家長減緩壓力,並提升彼此之間的情感連結。
活動的亮點之一是親子共做「植物水苔球」的手作活動。這不僅是一個有趣的手工體驗,也融入了教育理念,強調親職功能的重要性。家長和孩子們共同動手製作水苔球,透過這一過程,孩子們逐漸感受到照顧新生命的責任感,學會觀察和照護植物的成長。講師透過這項活動,巧妙地引導孩子和家長一起反思生命的意義,進一步培養對生命的尊重與珍惜。這樣的體驗活動,幫助家長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合作與互動,並將親職功能延伸到未來的生活中。仁老師強調,家庭中的親職功能應該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,透過親子共同參與的活動,能有效提升家長的教養技巧和態度一致性。她鼓勵家長透過日常中的小活動,與孩子共同成長,這不僅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,也有助於塑造孩子的責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。
此外,講師還分享了許多關於如何在家庭中實踐生命教育的建議,並提醒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透過觀察與陪伴,幫助孩子理解生命的價值與存在的意義。這樣的教育不僅僅限於講座當天,而是可以延續到日常生活中,讓孩子在實際操作中學會尊重生命、珍惜當下。
本次活動的設計不僅具有教育性,也透過實際的親子互動,促進了家庭成員之間的理解與合作。透過講座與手作活動,參加的9個家庭都表示感受到親子關係的進步,也學會了如何在未來的生活中應用所學,進一步提升家庭的親職功能。
2024年10月5日 星期六
正向教養講座-化身綠手指:親子玩園藝
訂閱:
文章 (Atom)
親職講座-童玩DIY拋沙包樂無窮
期待已久的臺南市家庭教育中心「攜手好厝邊~ 讓心更富有」學習列車,終於在114年開抵佳里區,首場於二十九日在仁愛國小登場,退休校長蔡青峯以「多元台灣和樂融融」為分享主題,並帶著親子DIY手作童玩沙包,吸引無數親子報名參加,現場大人、小孩邊做邊玩,歡笑聲不斷,玩得不亦樂乎,場面熱...

-
1. 歷程評估 本方案的目標引導家長在團體中瞭解自己與孩子的情緒需求,透過物件投射的技巧,學習如何辨識及表達自我的情緒,並覺察與分享如何提供孩子自我表達的機會,以增進家人彼此間信賴與溫暖關係的建立。從模擬日常生活情境,理解自己的情緒,進一步同理對方的感受。透過話語...
-
4 月 9 日星期天,輔導室以親子正向教養、生活教育為主題,特地邀約親子變魔術達人陳志維老師來分享。講座有 16 個家庭 60 多位大人小孩齊聚一堂。變魔術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表演藝術,可以讓人們在短暫的時間內感受到神秘和奇幻的世界。透過親子變魔術這種活動,孩子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喜...
-
11 月 27 日星期日,輔導室以親子正向教養「我會越來越勇敢 - 家庭生活工作坊」為主題。講座有 7 個家庭 26 多位大人小孩齊聚一堂。今日邀請的講師是 SUPER 教師得獎人武君怡老師,講師以「丟球大作戰」與現場的孩子互動為暖身活動作示範,教家長與孩子互動的撇步!過程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