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
2025年8月24日 星期日
114級Fly to the Dream夢想航班
陽光灑落的早晨,校園裡充滿了歡笑聲與期待感。今年的新生啟蒙禮格外特別,有 125 位一年級新生在家人的陪伴下,帶著滿心的喜悅走進校園,現場湧入了將近 387 位大人與孩子,場面溫馨又熱鬧。
啟蒙禮以「Fly to the Dream 夢想航班」為主題,象徵著孩子們即將搭上人生第一段重要的旅程。爸媽牽著小手報到時,看見校長與家長會長化身為「正、副機長」,主任及工作人員則換上空服員制服,在校門口親切地迎接,彷彿真的準備好帶著大家登上夢想號飛機。學校更貼心地為每位孩子準備了一張專屬的「登機證」,上頭印有「仁愛 114 級夢想號」的班次、乘客姓名與登機口,還設計了蓋章闖關區,讓小朋友在闖關中一步步完成自己的「登機手續」。航程寫著:FROM 夢想開始, TO 築夢踏實,就像是一段溫柔的承諾。啟航前,每位新生都收到了特別的「登機啟蒙七項禮」,象徵七對小翅膀,陪伴孩子飛向夢想的天空:
一枝鉛筆,寫下屬於自己的故事
一把直尺,提醒規劃人生藍圖
一包面紙,學會體貼與溫柔
一顆氣球,保持彈性與希望
一本繪本,開啟閱讀的奇妙旅程
一支彩虹筆,揮灑繽紛童年
一塊橡皮擦,勇敢改正,從錯誤中成長
最後,在老師們溫柔的笑容中,每位孩子都戴上了一頂小帽子,那是一份祝福,也是啟程的象徵。家長們眼裡閃爍著光芒,彷彿看見孩子正準備展翅高飛。這一天,不僅是新生踏入校園的第一步,更是一段夢想旅程的開始。孩子們帶著七項小禮物和滿滿祝福,在愛與期待中,悄悄對自己說:「我要勇敢追夢, Be a good boy or a good girl!」
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
親職講座-food爸媽,好食力!!
今日有5個家庭27多位大人小孩齊聚一堂。首先,透過我的超級爸爸影片繪本導讀,讓現場的孩子知道父母維持一個家的辛勞,平日父母因為愛總是多做一些,孩子你們已經長大,做好分內事之餘也應主動分擔家務。今日的親子食農體驗手作花生糖,創造「親子同作」機會,親子們從器材準備、材料秤重、熬糖漿、拌入花生、桿麵棍塑型,最後切塊包裝。過程中孩子一開始對「熬糖」充滿好奇,不停問為什麼糖會變成琥珀色,也仔細觀察糖漿在鍋中慢慢變濃、變香,親子彼此分工-大人負責高溫的熬糖,孩子負責攪拌與倒花生。花生糖壓平成形、切成一塊塊時,孩子眼睛閃著光,忍不住偷吃一小角,露出滿足的笑容,並帶著香噴噴的花生糖回家共享。
這是一次親子間的默契培養與美好回憶。透過這次活動,孩子學會了耐心等待、細心觀察,也體會到完成作品的成就感,達到家庭親職功能提升的效果。
2025年5月27日 星期二
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
親職講座-寵愛媽咪就是愛「獻」
在溫柔的五月天。5月4日(星期日),輔導室舉辦了一場別具意義的親子活動——「寵愛媽咪就是愛『獻』」。這場活動以母親節為主軸,邀請家庭成員一同參與,透過溫暖的互動與創意的體驗,共同編織出一段段溫馨而難忘的家庭時光。
活動的設計貼近每一位家庭成員的需求,讓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與家長都能參與其中、感受愛的流動。對於平日忙碌不已的媽媽們,我們精心安排了「手作抒壓精油」及「簡易紓壓體驗」的工作坊。在香氛與靜心的環境中,媽媽們得以片刻放下肩上的重擔,好好聆聽自己的呼吸與心聲。這不僅是一場身心放鬆的體驗,更是我們對她們日復一日付出的溫柔感謝。
孩子們則展開一場充滿探索與創作的小冒險。他們在校園中進行巡禮與媒材蒐集,重新發現學校的角落與細節,在觀察與思考中建立起與環境的深刻連結。接著,他們投入創意藝術花束的DIY活動,發揮巧思與童心,親手製作出一束束獨一無二的花朵,準備獻給心中最愛的媽媽。孩子們也動筆寫下滿滿的祝福,用一字一句編織出對媽媽的感謝與愛意,那些繽紛的卡片,像一封封心靈的情書,溫暖著每一位母親的心。
活動的尾聲,是最令人感動的時刻。全家人圍坐一堂,孩子們將用心完成的花束與卡片獻給媽媽,輕聲說出平日未曾出口的感謝,並送上緊緊的擁抱與真誠的祝福。那一刻,笑容與淚光交織,愛意在空氣中悄然流動,成為彼此心中最柔軟、最真摯的記憶。
最後,家人們在校園的一隅,一起分享簡單卻充滿情感的午餐時光。在陽光灑落的角落裡,我們不只是吃一頓飯,更是一同細細品味這份家的溫暖與親情的厚度。
這場活動不只是一次慶祝,更是一段關於理解、感恩與陪伴的深刻旅程。我們希望,透過這樣的相聚,不僅讓孩子學會表達愛,也讓父母感受到被珍惜的溫度。這些溫馨的片刻,將會成為家庭共同記憶中最美好的風景,陪伴我們繼續走在幸福成長的道路上。
活動成果:http://photo.raes.tn.edu.tw/photo/#/shared_space/folder/2783
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
親職講座-童玩DIY拋沙包樂無窮
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張冰嫈表示,為讓每個行政區的家庭都有機會接觸到這麼棒的課程,家庭教育學習列車自109年啟動已巡迴16區,佳里區是一個大區,114年由佳里區接棒,感謝五所學校的承接辦理,9場次的連續課程活動,均搭配DIY手作課程,從童玩、小植栽到傳統小工藝等有趣多元化的課程,不只具有吸引力更是要提供親子互動的機會,在歡樂的情境下傳遞正向的教養觀念,尤其是阿德勒正向教養工作坊的四場次,家長若要學到溫和且堅定、不打不罵的教養技巧,千萬不要錯過了!
仁愛國小蔡淑芬校長指出,台灣是ㄧ個族群多元的社會,語言多元、文化也多元。今日首場「多元台灣樂融融」講座,蔡青峯校長透過短講、影片及繪本,不只融入佳里的產業和文化美食特色,如牛蒡、洋香瓜及蕭壟社、金唐殿等,也介紹原住民、新住民等不同族群的文化,讓大人及小孩能欣賞不同文化的內涵與異同,進而體會到具備尊重、理解、包容及支持的心,不只讓家庭更和樂,也能塑造出多元創意樂融融的台灣文化。
下半場的手作DIY製作,融入佳里紡織產業的特色,是台灣、大陸、韓國、日本、香港,及東南亞各國都流行的「沙包」,除了老中青少都適合,也讓學員認識各國沙包做法、樣式及玩法的異同趣,只見親子開始動起手來製作並不時伴雜著七嘴八舌的意見,這互動溫馨的畫面還有不斷傳來的笑聲,讓大家的心都溫暖、富有了起來,家庭關係正不斷在升溫中。仁愛國小〇表示,媽媽平常都恨忙,今天陪我做出的沙包,有媽媽的味道喔!當開始玩沙包時,丟沙包的遊戲歌出現啦! 大家一邊玩一邊唱,還找不同的家庭挑戰,〇國小〇表示整段都是台語,好在今天阿嬤陪我來,她陪我玩又教我台語,讓我贏了好幾場,阿嬤好厲害。
仁愛國小蔡淑芬校長表示,不同的世代也有文化的差異,但單純的遊戲卻滋潤且滿足了孩子的心,不只喚起大人童年的回憶也拉近了我們與孩子的距離,此場講座可說讓3C時代的兒童大開眼界,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帶著自己手作的沙包,回家多做練習,準備跟家人挑戰大顯身手一番,看來家庭歡樂的泉源將不斷持續湧現。
-
主旨:信誼基金會於10 / 26(六)舉辦【顏安秀校長主講/養成關鍵習慣、點燃學習動機-儲備孩子未來學習力】親職線上講座,敬請轉知貴校家長,免費報名參加。 說明: 一、學習,是從出生就開始的事。學習力,則是影響未來很關鍵的技能。希望激發孩子學習熱忱、學得越來越好,只靠老師是不夠...
-
1. 歷程評估 本方案的目標引導家長在團體中瞭解自己與孩子的情緒需求,透過物件投射的技巧,學習如何辨識及表達自我的情緒,並覺察與分享如何提供孩子自我表達的機會,以增進家人彼此間信賴與溫暖關係的建立。從模擬日常生活情境,理解自己的情緒,進一步同理對方的感受。透過話語...